聊聊导演片渊须直在《在这世界的角落》的考据方法

2023-07-27 16:43:53 来源:游民星空

作者 /藤津亮太

翻译 / 離家行動

校对 / 思考姬


【资料图】

《在“角落”里去寻找那个时代的存在感》

“考据的基础在于理解。”

如此说道的是动画导演片渊须直,正在制作新片《穿黑橡色和服的女孩》(《つるばみ色のなぎ子たち》)的他2016年发表了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这部电影严谨细致呈现的从战时到战后的广岛与吴市的城市景观与社会风俗,在当年引起广泛热议。

那么,片渊须直导演是怎样进行考证的,又是怎样在画面中重建当时的时代的景象呢?

01 运用Excel建立信息时间轴

《在这世界的角落》根据河野史代的同名漫画改编,讲述了从广岛嫁到吴市的主人公北条玲从战时到战后的生活日常。

片渊十分认同河野史代对那一时代下的风景与事件通过考据后进行细致描写的态度,认为这一点与自己的做法是共通的。

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片渊认为,大家是否能以感受到主人公玲以及其他角色的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来进行创作,是影响作品是否能成功的关键。

为此,片渊开始在吴市和广岛的一些“角落”,四处寻找保留下来的历史痕迹,以此作为参考在画面中重构了玲以及其他角色眼中曾经见过的风景——并以此作为媒介,提高登场人物存在的可信度。这也是延续了他在前作《空想新子与千年魔法》(2009)中还原1950年代的山口县防府市的方法。

“首先是从确认原作中所描写的场景开始的。然后有关吴市的书籍,凡是通过网络能够查到的几乎全都买了。为我们了解战前、战时的吴市风景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信息的资料中,有一本收录了当时新闻报道的备忘录,里面记载了例如在战争初期因防空演练期间实行的灯火管制而引起当时市民极度不满的事件。因为吴市的餐饮场所非常多,醉酒的客人在夜晚归途中因为灯火管制容易发生事故。另外,有一位友人收集了有关当时军舰的记录,通过借阅我们发现,文中提到‘1942年8月2日,军舰驶入吴市军港时,城内灯火通明’,但到了8月19日文中却描述城内‘昏暗"。因此我们推断吴市在8月2日至19日之间开始实行了灯火管制。而在一篇关于私立学校的学生对商店街的霓虹灯招牌的调查报告中,提到了在夜晚‘单一的红色已经过时了",可以想象当时在霓虹灯的闪烁下,吴市的夜晚是五彩缤纷的。”

通过这样方式,有关那个时代的细节被收集了起来,而资料所涉及的领域也变得越加宽泛。由于原作中从玲的婆家的后山可以望见吴市的军港,于是片渊便查阅了战时日本海军部队的官方记录,确认每日停泊于港口的军舰名。而为了能够了解空袭的实际情况,在日方记录的基础上,他还申请查阅了美国军方的战术任务的官方报告,通过照片确认军舰是如何被轰炸的。

之后,片渊会用Excel梳理内容,观察军舰的进出记录——他会在纵轴标记时间,在横轴标记船名。从1943年到1946年间,每日的气温、天气情况以及发生在当天的历史事件的时间表,围绕作这些信息所引用的记录,也整理成了表格。

02 拷贝所有吴市市史编纂室的摄影资料

在搜集信息上,片渊导演不会满足于以“点”结束,而是会尽可能地观察一切相关事件将对历史认知的范畴拓展成“面”。

他认为这样的方式更能让作品紧扣相对应的时代。

“战时的女学生从某日起就不穿水手服了,我们试着追溯历史。大正时期的水手服原本是作为体操服使用,之后才被采纳为学生制服。那时,每所学校的制服各具特色,搭配流行的帽饰可见当时在设计和表达上的自由。1937年,日本的学生制服被改为全国统一的战时样式,这种样式一直保留到了日本战后。同时,战时的女学生在发型上也做出了改变。在战前,进入女校后的学生会将妹妹头(おかっぱ,可译作“河童头”)留长、扎起小辫,既是一种潮流,也可以算一种成人礼仪式。但到了战争年代,由于物资的削减,洗发用的肥皂大多都非常劣质,怎么都洗不掉头发里的虱子,女孩们入学后大多还是留着短发妹妹头。当时使用的肥皂主要分为化妆皂、沐浴皂和洗衣皂。由于油脂原料稀有,政府要求统一类型,使用‘3号肥皂"。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做膨润土(Bentonite)的矿物,几乎没有清洁能力。在《萤火虫之墓》(1988)中,曾经有身穿白色夏装的警察出场,但其实当时的警察几乎都不穿夏装。在一张收集到的照片中,我们看到一名警察在原子弹爆炸后正在开具发病证明资料,而他身上穿的是黑色的冬装。一是因为白色的夏装会让自己在空袭来临时格外瞩目,二是刚刚提到的没有清洁能力的3号肥皂无法清洗白色的夏装,警察们渐渐也就不穿了。”

片渊整理的街道资料文件夹

当时社会的模样,就是通过这样各种各样的情报的组合逐渐显露出来。在刻画街景的时候,也是通过这样将信息组合的方式,来摸索着描绘的。

“因为只是作为资料来使用,因此吴市市史编纂室允许我们拷贝了当时所有照片,除此之外的照片,我们能入手的也都入手了。而且,我们一边以当时商店街的地图、过去的资料做对照,一边确认照片中的场所。我创建了一个吴市的街道文件夹,用中路的几丁目几号作为各文件夹名,将对应照片投放分类。只从一张照片获取信息当然是不够的,但这样的分类更像是对之前的街道设想在进行修正。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一种在创建当地土地管理的资料的错觉。”

03 根据地图和照片推测每盏路灯的位置

影片一开场便是年幼的铃在1933年12月走过广岛市三角洲的中岛本町,这里也是在12年后在原子弹爆炸中消失的城镇。

在电影中出现的1933年的大正屋吴服店(上)、现在的广岛市平和纪念公园(下)

“为了能够在画面中重建原子弹爆炸前的广岛风景,我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资料。现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休息所的建筑,在1945年是一个燃料厅的公共设施,但在1933年,这里却是一家名为‘大正屋吴服店’的店铺。正因为有许多这样前后的变化,我们继续收集了更多的商店街照片,确认各家店铺的店面。其中,在中岛本町曾设立了一种名为‘铃兰灯’的路灯,但在战争期间由于铁质材料的供需而被拆除了。我们通过照片找到了这种路灯的模样,并把它们在街道的位置一个个推算出来。一旦有位置偏离,就会要求工作人员重新记录。”

中岛本町在漫画原作中并未出现,但因为在这条街道上保存下来了当时唯一的建筑,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沿路设立着一盏盏“玲兰灯”,在经过计算之后确定了每盏路灯的位置,在电影中还原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整理了这些信息之后片渊才会开始进行实地勘察,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

“只有在整理信息后,听到当地的人说起某家店铺,我能马上反应。如果有听到不同的说法,也可以立刻提出质疑。因为对方常常会产生错觉或忘记事情,因此才更需要自己先去整理信息。保持怀疑与搜证同样重要。”

04 对没有视觉资料的平安中期的考据方法

片渊导演的新作《穿黑橡色和服的女孩》如今正在制作中,故事发生在千年前的平安时代中期,是清少纳言生活的时代。这次片渊导演要如何进行考据呢?

“首先故事的成立取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尽管清少纳言和她侍奉的定子皇后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但她们更多的还是抽象的和文学性的存在。需要先将她们视为曾经生活在这个世上的活生生的人,塑造她们的个性时才能更立体和真实。此外,我想收集和整理当时人们生活相关的信息,是否有可能捕捉到更多以与主角们同等的力度的、不同形象的贵族。”

这时候,再次派上用场的还是Excel。

片渊在横轴上标记人物角色名,并注明其妻子和孩子的名字,按照纵轴所标记的时间,按顺序写下各自从出生到死亡每年发生的事件。至于数据来源,是一个收集了平安时代中期的日记等记录的数据库,名为“摄政时期古代记录数据库”,由国际日本文化中心提供。

“像这样的‘生死簿’,我大概做了有1000余份。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平安时代的男性似乎都至少有3名妻子。婚姻上虽然确实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但从数据看来,很多男性是在第一任妻子去世之后才娶了第二任,假如第二任妻子又去世了,又会娶下一任的。那时已婚女性去世的原因大多是难产,因此男性选择娶妻的一个理由很可能是为了照顾生母早逝的新生儿。由于可以推测孩子出生的年份,我们能够知道清少纳言的同龄人有哪些人。那么,这些同龄人会不会出现在《枕草子》中出现的与某人之间交流的篇幅中呢?顺着这个思路去找,虽然某些篇幅中没有露出名字是谁,但是其他的一些资料也有类似的内容的话,就可以作为我铺垫电影故事中人物关系的种子。”

此外,新作在视觉构建上恐怕也有难题。平安时期并不像《在这世界的角落》那样有很多的照片可供参考,那么线索从何而来呢?

实际的十二单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工作室我们还看到了工作人员制作的服装。冬天穿的外层和服是用棉花填充的,比常见的形象要厚得多。通过对服装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穿这些服装的古人们的身体语言。

“还是从历史文献开始。”片渊说道。“平安时代初期保留了律令体制,在服饰方面也有相应的规定,因此可以根据书面的历史文本去填补视觉上的审美空白期;到了平安末期,后白河天皇会将用作记录的画卷留给后世,因此有了视觉审美上的参考;但清少纳言所生活的平安时代中期却没有这样的参考。因此只能一边参考着前、后时代的资料,一边对没有资料的中期进行填充。比如,在清少纳言生活的时期,曾因为有人袖子太长,下达了缩短袖子的禁令。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可以知道当时有人的袖子违反了律令制的长度,而禁令所规定的原本应是常识范围内的长度。”

同时片渊也有不少新发现。“通过史料,贵族们到了夏天会换上‘二蓝’色的薄衣,却很长时间被称作紫色。因此推测,这种颜色应该是蓝色和红色重叠在一些的颜色。然而,在东京文化遗产研究所和东京艺术大学的研究员的实验下,发现画卷资料上的薄物涂色近似于群青蓝。所谓的‘二蓝’其实是一种钴蓝色,而并不是紫色,先染上薄薄的红色,再染上靛蓝,最后是一种漂亮的钴蓝色。”

05 《枕草子》文字间的电影性

片渊认为《枕草子》中的描写十分具体,具有视觉性。

“清少纳言与定子皇后的初次相遇是在一个严冬季节。见定子的指尖被冻得通红,清少纳言在文中将其比喻为‘有光泽的浅色梅花’。她并没有用民间传说的记录式的写法来写‘某位皇妃如何’,而是从特写开始的手部特征去描绘对定子的身体印象,文字的记录形式同时让这一幕成为极具电影性的瞬间。”一旦从这一角度再来看《枕草子》,就会发现其非常具有视觉性。而在明白这一点之后,就会更加容易把握文章想要传达的含义和它的视觉印象。通过这样的来回考察,慢慢制作的精度也提升了。”

与通过搜集实际的历史痕迹来增强《在这世界的角落》中“世界”的存在感相比较,新作似乎是试图通过对《枕草子》及其周边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将我们对其知之甚微的平安时期带进现实。而在《在这世界的角落》的制作中,虽然收集了非常多的照片,但照片中仍有无法知道名字的建筑。

“像是公共厕所之类的建筑,就算问了当地人也没人记得。总有一些事物会被遗忘在历史的洪流里,口述历史也只是暂时停留在部分人的意识之中。如果说《在这世界的角落》中,除了口述历史资料之外,我们也将口述资料之外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和融入;而《穿黑橡色和服的女孩》除了一些记录资料就没别的了,更像一部只有口述史资料的电影,因为我们唯一的线索就是文献资料。所以,我认为只通过文字记录来描绘那个时代的‘存在’的话,需要不同视点、不同的资料进行交叉考证,才是最重要的。”

*注:原文于2023年7月3日发表在《东京人》,图片版权所属:copyright:Kuroburue :copyright:2019こうの史代・コアミックス/「この世界の片隅に」製作委員会,原题目为《在“角落”里寻找那个时代的存在感》,:copyright:️都市出版株式会社。

关键词:

X 广告
公司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快递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